Art or Business:电子游戏的商业困境

Art or Business:电子游戏的商业困境

作者:news 发表时间:2025-08-05
《储能科学与技术》文章|刘明霞 等:“双碳”目标下鄂尔多斯市氢能产业发展路径研究:政策驱动与技术创新视角太强大了 动画电影《浪浪山小妖怪》高分开画 正推进IP全链开发与运营官方通报来了 试用期、医疗期、服务期……一文了解劳动合同里的那些“期”实垂了 《储能科学与技术》文章|刘明霞 等:“双碳”目标下鄂尔多斯市氢能产业发展路径研究:政策驱动与技术创新视角实垂了 生物疫苗概念股集体异动 天坛生物直线拉升涨停实时报道 【盘中播报】28只股长线走稳 站上年线专家已经证实 短线防风险 42只个股短期均线现死叉是真的吗? 券商CFO盘点:东北证券CFO王天文年薪140.8万,本科文凭在学历梯队中处于尾部 券商CFO盘点:申万宏源财务总监任全胜年薪112万元,比行业平均低20万,曾任法院书记员、法官官方处理结果 光伏产业在破局攻坚中迈向高质量发展最新报道 【光大海外】百度集团-SW25Q2业绩前瞻后续来了 2025年《财富》世界500强榜单公布:海尔智家再次上榜,排名提升17位!反转来了 券商CFO盘点:第一创业财务总监马东军去年薪酬0变化,年薪144.5万元,拥有美国永久居留权实测是真的 科技行情有望提速?汇聚宁德时代、中航成飞等龙头,硬科技宽基——双创龙头ETF(588330)在水面附近震荡实测是真的 【华西纺服】纺服行业周报:ADIDAS维持指引,关注库存 生意社:2025年8月4日浙江嘉兴景兴纸业废纸价格上调 小摩:予联想集团目标价13港元 料首财季毛利率15.8%专家已经证实 【盘中播报】99只个股突破半年线秒懂 券商CFO盘点:申万宏源财务总监任全胜年薪112万元,比行业平均低20万,曾任法院书记员、法官 券商CFO盘点:长城证券财务负责人李翔年薪120万元,比行业平均薪酬低12万,曾在检察院工作反转来了 国防军工、商业航天携手猛拉,159231涨逾3%刷新收盘新高!银行王者归来,农业银行续创历史专家已经证实 19.5亿元主力资金“围猎”银行股 农业银行股价再创新高最新报道 交通银行:积极落实消费贷贴息政策 以数字化手段和创新金融产品支持提振消费记者时时跟进 科慕、杜邦和科迪华将与新泽西州就环境索赔达成和解实时报道 交易逻辑大逆转!黄金还能再涨?花旗罕见“空翻多”,有色龙头ETF(159876)劲涨1.74%,紫金矿业拉升3% 科慕、杜邦和科迪华将与新泽西州就环境索赔达成和解官方通报来了 芯片股走强,自主可控重要性凸显!海光信息涨超3%,电子ETF(515260)成份股迎“喜报潮”!专家已经证实 嘉应制药信披违规涉2.2亿资金 内控和业绩存风险实测是真的 ST宁科CFO董春香:24年薪酬从12万飙至45万,股价同期跌28% | 2024年度A股CFO数据报告反转来了 反腐风暴席卷石油石化领域,一月内十余名干部官宣被查、2人被处分秒懂 学习了 西安银行:股东西安曲江文化解除85.72万股股份质押后续来了 芯联集成发布半年报:车载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3%,首次实现单季度归母净利润转正后续来了 2025下半程:促经济增长有哪些实招?实时报道 现券交易上演“高温七月” 中小银行发力“投债”扩规模拉收益 牵住应用“牛鼻子” 推动人工智能化“盆景”为“风景” 课堂“搬进”生产车间 上市公司积极切入研学游赛道专家已经证实 对标国际高标准龙国制度型开放进入新阶段 铁路客户敦促监管机构阻止联合太平洋铁路与诺福克南方铁路的交易 牵手博瑞医药 华润三九布局减肥药 牵住应用“牛鼻子” 推动人工智能化“盆景”为“风景”官方通报来了 对标国际高标准龙国制度型开放进入新阶段官方通报 熊猫债市场空间持续拓展 专家看好北交所板块投资机遇 对标国际高标准龙国制度型开放进入新阶段 跨国车企在华卷智驾 对标国际高标准龙国制度型开放进入新阶段太强大了 7月新基金募资再超千亿 权益类基金发行将回暖太强大了 陈茂波预计香港第三季度经济保持增长后续来了 东方财富两名分析师离任后续来了 四家问题险企清算:吊销、撤职、禁业最新进展 从地产说起:“海南封关”的产业风口与博鳌机会官方通报来了

  文/界外魔阿历克斯  1、收费模式的变迁  在电子游戏出现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传统游戏同大部分其他商品一样,通过买断制获得收入。严格来说的话,玩家购买的并不是“游戏”本身,而是支持游戏机制运行的一套“环境”,比如象棋的棋盘与棋子,比如扑克牌的纸牌,甚至是DND的规则书,这便是游戏的“硬件”。而游戏的灵魂,即玩法部分,则完全由掌握了规则的玩家自己来约束执行。当然,我们也可以完全无视掉设计者确定的规则,利用手中的环境构建出新的游戏。

Art or Business:电子游戏的商业困境

小时候拿麻将堆积木的应该不止我一个人吧?

  游戏数字化之后,电子游戏更多的是承担传统游戏中由玩家承担的规则实现功能,同时将想象的画面具象化。换言之,电子游戏将玩家从与享受游戏无关的事情中解放了出来。而这,全部是基于某种特定的硬件(PC、Console等),并通过软件的形式展现。  游戏载体的变化让传统的买断制收费方式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一方面,电子游戏的硬件环境与游戏本体已分离,玩家购物时的满足感被削弱了。另一方面,软件的可复制性让盗版非常容易,而这会极大地损害开发者的利益。  在网络尚不发达的上世纪,买断制仍是电子游戏以及其他商业软件的主要收费模式,原因也是显然的——人们需要购买光盘等存储介质以获取游戏。不过此时已经出现了买断制的变种,即共享软件(shareware)。  商业用途的共享软件采用先试后买的模式,为软件使用者提供有限期的(或者部分功能受限的)免费试用,用以评测是否符合自己的使用需求,继而决定是否购买授权而继续使用该软件。  在 Master of Doom 一书中就曾提到,John Carmack使用适应性贴片刷新技术(adaptive tile refresh)制作的第一款PC卷轴游戏——指挥官基恩(Commander Keen)就是通过共享软件形式发售的。发行商将游戏的第一部分发布在BBS上提供免费下载,如果支付30美元,发行商便会将包含游戏剩下两个部分的软盘邮寄给玩家。

Art or Business:电子游戏的商业困境

第一款PC卷轴游戏是使用共享软件的形式收费的

  不难看出,共享软件的好处在于通过免费试用扩大了其市场影响,同时,仍能保证付费用户的完整体验,这是与买断制一脉相承的。缺点也一样,无法杜绝盗版。  而网络发达之后盗版问题变得空前严重,除了在加密技术上下功夫外,游戏的收费模式更是发生了剧变:免费网游时代来临了。  免费,是为了扩大市场,而网络,则是为了将数据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与单机游戏不同,网络游戏进一步压缩了玩家的权利:传统游戏里,玩家既是选手,又是裁判。单机游戏里,玩家被剥夺了裁判的权利,但却能通过各种方法“作弊”。而网络游戏时代,玩家彻底沦为了用户,甚至连游戏本身都不曾真正拥有过。这种身份的转变,使盗版销声匿迹的同时,也引发了玩家对游戏所有权的争议,这就是另一个话题了,按下不表。  2、收费点的设计  从动机与乐趣角度对免费网游进行批判的文章有许多(参考之前的文章:氪金博士:我是如何放弃欣赏并爱上宝箱的),如果换一个视角,从商业模式的角度考量这个问题的话,会有新的发现。  对商业游戏而言,无论使用何种收费模式,最终的目的一定是赚钱,这是毫无争议的结论。因此,问题就在于收费的方式。稍作总结不难发现,电子游戏的收费点,同游戏的组成成分有惊人的重合。  游戏由游戏机制、故事背景、美术风格、程序实现四大部分组成,每一部分都需要花费可观的成本。除去程序实现这种对玩家透明的部分,其他三块都有作为收费点的价值。  传统的买断制其实就是三者的综合,也被称为内容收费。共享软件、DLC、资料片以及时间收费也是基于同样的道理,区别在于买断制与共享软件属于一次性消费,DLC 与资料片是追加性质的消费,而时间收费则多见于网络游戏,是持续性最强的内容收费模式。

Art or Business:电子游戏的商业困境

DLC的总价对大部分免费网游来说根本不值一提

  免费网游本质上也是追加性质的付费模式,拥有多种多样的收费点,像皮肤、饰品、时装等概念便是针对美术资源收费。如果需要花钱才能使用某个新系统/英雄,或是让人物变得更强的话,可以被看作是针对游戏机制收费(这类游戏一般被戏称为氪金游戏)。单纯对故事进行收费的游戏较少,一般被包括在追加性质的内容消费中了,比如最近的星际争霸2诺娃任务包。  对于免费网游而言,针对美术资源收费是比较能让人接受的行为,而针对机制收费的行为则让人不齿,因为这样带来的差异违背了艺术体验的一致性与完整性,也失去了竞技的公平性,会毁掉游戏的乐趣。  即使是追加性质的内容消费,也并不是完全没有问题。正是由于发达的网络为游戏发行以及后续的补丁推送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再加上游戏公司对于持续盈利的需要,使游戏的开发周期被缩短,维护时间相应变长,游戏逐渐从一种产品向一项服务靠拢。既然是服务,就会有层出不穷的扩展与定制,对玩家的差异化对待。这种商业模式潜在的风险与针对机制收费的免费网游其实是类似的,即影响游戏的整体体验。

Art or Business:电子游戏的商业困境

虽然是恶搞,但是却反映了当今游戏公司急功近利的现实

  反观买断制游戏、共享软件与时间收费游戏,对玩家而言其体验是一致且完整的。时间收费游戏的特殊性在于没有严格意义的收费上限,但对玩家的开销仍然是可控的。时间收费的好处在于保证了体验的长期稳定与不断更新,坏处则是,随着不断的更新,前期体验所蕴含的价值会不断贬值,魔兽世界里装备的快速更替便说明了这一点。共享软件与买断制的唯一区别在于前者提供了一个试用的机会,这一点同免费网游的思路是一致的,但却少了免费网游的消费陷阱,对所有付费玩家而言,依然是一视同仁的。  然而事实是,免费网游(手游)正占领着市场并疯狂吸金,其影响之大已经辐射到了传统的,以买断制为主要收费模式的主机与单机游戏领域。不断有大厂开始试水甚至转型,商业模式的变化也必然导致了设计思路的变化。不断有老玩家感叹,游戏正变得越来越浮躁,越来越不像它本来的样子了。  3、艺术与商业的冲突  而这便引出了本文的最终话题,电子游戏的商业困境。  艺术是艺术家创造力的结晶,是有其自身的美学追求的,游戏也理应如此。然而作为一种复杂系统,游戏通常是集体创作的产物,其成本也较高。游戏这个概念中艺术的一面要求设计者自由发挥,而出于生存的考虑,游戏不得不考虑市场。这其实是所有形式的艺术在商业化时都会面对的问题,然而电子游戏面临的却更严重一些,这是由它的工业品性质决定的。  艺术品本身是独特而奢侈的,而工业品则恰好相反,量产、廉价,容易复制。因信息技术而诞生的电子游戏同时具备这两者的特点,游戏艺术即是工业艺术的一种。或者说,游戏设计是一种艺术,但是游戏本身对玩家而言只是工业品,永远没法像真正的艺术品那样卖出天价。不同于传统艺术,游戏从一开始就是面向所有人的。因此,市场的重要性提高了。  然而,倘若过于关注市场数据,抛弃设计者的个人风格与执念,所创造出来的将是彻底丧失灵魂的,毫无个性的东西。加入大量与享受游戏无关的,基于商业考量而添加的付费机制,则会打乱体验的连贯性与完整性,最终损害游戏自身。

Art or Business:电子游戏的商业困境

小而美的独立游戏

  那些在工具台前精雕细琢的匠人已经几乎看不见了,就算存在,也只能凭借一己之力做出一些精致美丽的小玩意。充斥并占领市场的,往往是那些懂得舍弃、懂得投机、懂得挖坑的商人。网络时代的快节奏让一切看起来都很匆忙,然而艺术的永恒,绝不在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