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游戏设计之路(2)——系列关卡设计流程

我的游戏设计之路(2)——系列关卡设计流程

作者:news 发表时间:2025-08-04
央行今日开展5448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实测是真的 风雨之中勇担当 远洋生态公司驰援龙国首都怀柔暴雨灾区官方处理结果 6只股即将分红 抢权行情能否开启?实测是真的 1拆2降门槛!有色龙头ETF为什么值得布局?是真的? 交通银行宣布调整部分借记卡收费标准,将推出万事达双币借记卡 港股黄金股集体上涨 赤峰黄金、灵宝黄金等涨幅超5%实时报道 交通银行宣布调整部分借记卡收费标准,将推出万事达双币借记卡后续来了 社保基金二季度现身12只股前十大流通股东榜官方处理结果 汇仁肾宝酒闯入2万亿大赛道,酒商如何吃到“药食同源”红利! “带病”再闯港股上市,胜软科技此前折戟A股的问题是否解决?秒懂 文科股份连收3个涨停板太强大了 风雨之中勇担当 远洋生态公司驰援龙国首都怀柔暴雨灾区太强大了 18.3%!耶鲁大学:美国消费者面临1934年来最高关税税率后续会怎么发展 银行股集体走强 农业银行涨超2%续创历史新高实垂了 瑞银:美联储理事库格勒意外辞职 鲍威尔继任战提前打响后续会怎么发展 *ST亚太录得8天5板后续会怎么发展 香港中旅盈警后跌超4% 预期上半年股东应占亏损超过0.70亿港元是真的吗? 西部TMT科技每周评议:迈入“人工智能+”新阶段科技水平又一个里程碑 高露洁-棕榄公司二季度营收达51.1亿美元实垂了 178只8月份券商推荐金股出炉后续会怎么发展 近八成投顾看涨三季度 结构性行情成主流共识——上海证券报·2025年第三季度券商营业部投资顾问调查报告 财政部和税务总局发布公告:对国债等债券利息收入恢复征收增值税官方处理结果 宗氏信托设立时间线首披露,宗馥莉五条强硬立场曝光 最新裁决:宗馥莉,暂不得提款或转账香港汇丰账户资产记者时时跟进 RBC: OPEC+不会增产以抵消俄罗斯遭美国制裁的影响官方已经证实 资产重估进行时 港股主题ETF年内净申购额超千亿元后续会怎么发展 券商8月“金股”扎堆推荐东方财富 7月超六成取得正收益专家已经证实 财政部和税务总局发布公告:对国债等债券利息收入恢复征收增值税后续反转 埃克森美孚与雪佛龙利润因油价下跌而下滑后续反转来了 宗氏信托资产界定有争议!宗馥莉:非21亿美元本金,仅其利息官方通报来了 国家外汇局召开下半年外汇管理工作交流会 适时开展逆周期调节 维护外汇市场稳定 克利夫兰联储行长:尽管非农数据令人失望 但就业市场依然健康官方通报 美国劳工部长:Wiatrowski将出任劳工统计局代理局长实垂了 资产重估进行时 港股主题ETF年内净申购额超千亿元后续反转 特朗普不满非农数据 怒而解雇劳工统计局长官方处理结果 四家问题险企清算:吊销、撤职、禁业实时报道 理想汽车回应理想i8与乘龙卡车安全性碰撞测试:致其意外卷入争议属无心之举 电商猛推AI工具 商家观望算账最新报道 暑期档票房破70亿,30家公司或凭《南京照相馆》分得16亿元学习了 政策红利释放 “A+H”热度攀升后续反转来了 艾氢技术:瞄准氢能产业储运痛点 推动能源转型秒懂 002940,大涨360%!连续涨停后,最新发声!是真的? 加拿大野火加剧美国中西部和东北部空气质量恶化专家已经证实 从地产说起:“海南封关”的产业风口与博鳌机会官方处理结果 2024-2030年电动汽车电子油泵市场及企业调研报告最新报道 “稳增长”与“防风险”并重 央行明确下半年七方面工作重点 前美国劳工统计局局长谴责特朗普解雇其继任者 揭秘OpenAI的野心:让AI为你搞定一切实垂了 “3年,终于回本了!”基民“解套”众生相 欧佩克 + 同意大幅增产,焦点转向其下一步行动这么做真的好么? 揭秘OpenAI的野心:让AI为你搞定一切 理想、龙国汽研深夜回应“撞飞卡车”,乘龙卡车连续四天发声后续来了 从“低效竞争”到“创新竞合”,龙国多措并举“反内卷” “稳增长”与“防风险”并重 央行明确下半年七方面工作重点后续反转来了

我的游戏设计之路(2)——系列关卡设计流程

  文/赵子轩  在上一篇《记第一个关卡的诞生》中,我对关卡设计新手(我)容易犯的错误进行了分析,但水平和阅历所限多有不周之处,感谢在评论区与我讨论的同仁,也感谢点赞和关注我的朋友们支持。爱你们。  最近我在尝试做一系列关卡。“一系列关卡”,就意味着在做每一个挑战时,我都得同时保证这个挑战有趣,又符合关卡结构和难度系数要求,还是当前玩家水平力所能及的。

我的游戏设计之路(2)——系列关卡设计流程

  经过一段时间摸索,我总结出一套方法,可以比较快速地设计和构建系列关卡。这篇文章旨在用step1、step2……这种简单粗暴的方式记录和解释它,不过在此之前我要先阐释产生这个流程的思想基础。尽力简述。(先上我的系列关卡链接,通向Steam创意工坊)  1、游戏是产生特定情感的系统  我不想为“什么是游戏”这个问题再增加一条错误答案,只是你得承认在玩游戏的时候大脑是情愿被骗产生情感共鸣的。  Tynan Sylvester在《体验引擎》中提到,游戏通过几个特定步骤让玩家进入角色,再为高度兴奋的情绪赋予意义,从而产生特定情感。其中不断给玩家力所能及的挑战,令其进入“心流”达到忘我境界是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因此,为了让这个情感生产系统完美运转,不让玩家“出戏”,关卡中挑战之间的平滑衔接(详见下一条)非常重要。

我的游戏设计之路(2)——系列关卡设计流程

  我正在《魔兽世界》做一个任务,突然因为点数不足被强制掉线,于是想也没想就买了月卡回去做完它。这就是“心流”的作用,在其中的我只关心完成任务得到的奖励,而不考虑接下来一个月还是否会动这个游戏。  2、视野范围决定挑战尺寸  玩家完成一个挑战后,大脑情报收集系统会在那个瞬间运作,此时的视野范围内需要有足够(且不冗余)的信息告诉他下一步做什么。这个过程发现于我对测试玩家们的观察,包括我自己,到达一个检查点后,会立刻去爬前面的梯子,而不关心自己有没有看到下一个挑战的全貌,也不关心这个梯子是干什么用的。于是我给这个挑战动了个小手术,把检查点向前移动几格,效果显著。

我的游戏设计之路(2)——系列关卡设计流程

  另外,没有目标或两个目标都会令人会产生困惑的情绪,即使是一瞬间,也很“出戏”。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大部分游戏谜题都是由几个子问题构成并且贪心可解的。停下来思考“全局”,不是人本能的思考方式,理性启动的瞬间会让你聪明很多,而首先你会意识到自己在玩一个愚蠢的游戏,比如《推箱子》。

我的游戏设计之路(2)——系列关卡设计流程

  3、挑战的难度升级方法  不是所有玩家都把连续折返二段跳的操作技巧烂熟于心,但他们可以被培养,最终能做出帅气的操作。为此,关卡需要提供难度递进的挑战。但是衡量几个挑战孰难孰易,经常要纠结于“连续二段跳和冰上折返跑哪个更难”这种问题。如何把一个挑战变得更难,也经常让人找不到方向。  我总结了一些常用的挑战扩展方向,画了这张难度扩展表格。用这张表对一个基础挑战进行如下一项或几项扩展即可得到不同难度的挑战,在我思考如何增加某个挑战的难度时,它也对我帮助很大。(以一个“在敌人干扰下,在水面上的多个1x1方块上,连续跳跃”为例)

我的游戏设计之路(2)——系列关卡设计流程

  4、游戏工业关卡和玩家自制关卡不同  《马里奥制造》因其千奇百怪的玩家自制关卡节目效果满分而火遍各大直播平台,但这些关卡的很多做法都是工业关卡的大忌,比如“信仰之跃”。“信仰之跃”指的是玩家站在地形 边缘而视野内没有任何目标,只能向下跳并且不知道落在哪里的情况。这种跳跃多半会让玩家在没有犯错的情况下死亡,而“死亡”--在没有特殊约定的情况下--应当是玩家犯错时的惩罚。

我的游戏设计之路(2)——系列关卡设计流程

  玩家自制关卡的乐趣是独特的,但它之所以独特,是因为传统尚在。  Tynan Sylvester写道:“挑战的乐趣在于达成目标后掌控一切的成就感,和虽然失败却想再次尝试的期待感,而这种期待来源于玩家看到了成功的可能性,并且知道自己刚刚做错了什么。”我想工业关卡起码应该遵守和玩家之间的诸多默契,比如玩家犯错才会导致死亡,探索会给予奖励,出入口路径不同,不设计信仰之跃等等。  5、新鲜感、成就感、成长感的来源  关卡中元素的玩法无非是新元素新机制,旧元素旧机制,旧元素新机制。新元素新机制是陌生的,玩家一开始并不知道该怎么使用,也就不能因为自己的判断正确获得成就感,但是可以获得学习新知的乐趣。  旧元素旧机制指的是玩家已掌握的某种技能和机制,当他为了应对新挑战运用出来,并顺利通过,会因为受到肯定获得掌控一切的成就感。来源相同的成就感是递减的,因此游戏中需要不断出现新元素。  旧元素新机制的道理与新元素新机制相同,只是对已有的技能和物品升级时,玩家还能体验到自己的成长,这是与全新的技能或物品有所不同的。

我的游戏设计之路(2)——系列关卡设计流程

  几次尝试告诉我,一关中以成就感为主,辅以少量新鲜感和成长感能收到不错的效果。一次性出现太多新元素会导致玩家始终处于学习姿态,难以获得成就感进而失去兴趣,就像你的学生时代。(这还会快速消耗游戏寿命,让以后的关卡变得无聊,非常糟糕)  系列关卡设计流程(以《BattleBlocks Theater》为例)  Step1、了解角色能力  当你拿到一个新游戏,准备为它设计关卡,首先应该了解主人公能跳多高多远,行动时视野范围如何变化。因为它们直接决定每一个挑战的尺寸和难度,也间接决定了关卡的结构规划。掌握这些数据,并把它放在手边会让你节省大量调试时间。  下面是我列出的表格供参考:

我的游戏设计之路(2)——系列关卡设计流程

  Step2、确定基本方块和主线技巧  “基本方块”指的是组成基本地形的元素,比如我选择普通地面、水、云、和弹力方块(踩上去会把玩家高高弹起)作为基本方块,它们本身没有太多挖掘余地,易于掌握,并且能够协助丰富其他游戏元素的玩法或提升挑战难度(我管这叫“与其它元素相性很好”)。  此外,“基本方块”不参与关卡内容规划,不影响关卡元素丰富度。在制定这条规则之前,它们总会在我判断关卡新玩法多寡时影响我。  “主线技巧”是玩家掌握的第一个技能(大多是“跳跃”),要让与他相关的挑战随着关卡进度越来越难,而新出现的技能和元素则可能在一个靠后的关卡中仍然用法简单。

我的游戏设计之路(2)——系列关卡设计流程

  Step3、明确所有关卡中要出现的方块种类和玩法  “玩法”指的是玩家与游戏机制交互时产生的现象(引用自《体验引擎》对于“事件”的定义)。它既不是“机制”,也不是某个特定的“挑战”。比如水管方块“可攀爬”的机制,它可以产生各种难度的不同挑战,如果我只记下我在关卡中想要体现出这个机制,未免太笼统。而事无巨细地设计出每个挑战,比如“四个定时方块距离水面三格高,右岸有个敌人……”,同时还要保证关卡中的挑战加起来正好是地图的尺寸,这几乎是不可能的,而且一定没什么创意。  这一步我走了很多弯路,一直在理性和创意的分工之间找平衡,最终找到了“玩法”这个平衡点。其实就是把你觉得好玩的地方写出来,它不可能是全部,因为动手搭建关卡时肯定还会有新的灵感:

我的游戏设计之路(2)——系列关卡设计流程

  Step4、为每一关分配新方块  我曾问某高人一个蠢问题:“关卡设计有什么技巧啊?”、  答:“每关解锁一个新技能啊!……其它的我们得聊几天几夜。(逃”  新元素(技能、道具等)第一次出现不会产生成就感但会产生新鲜感,满足玩家的求知欲,让他感受到自己的成长,不过求知欲总是小于去收获成就感的欲望(这就是你《英雄联盟》没耐心看攻略却愿意输一晚上的原因),所以关卡中新元素比例不宜过多,前面已经提到,不再赘述。  分配新元素时让相性好的元素一起出现,并考虑已经存在的元素。它们互相配合,会让你的关卡更加丰富。下图是我的分配计划,红线相连是同时出现并能相互配合的组合(新鲜感),蓝线是新方块与已经存在的元素相互配合的组合(成长感)。因只列出新方块,蓝线不全:

我的游戏设计之路(2)——系列关卡设计流程

  Step5、关内计划  系列关卡的难度递增,一个元素的玩法难度递增,这都没错。但是在同一关中同一个元素的难度应当恒定。这是我的体验经验。我曾在一关中让可攀爬的水管出现三次,第一次是普通攀爬,第二次是折返跳跃攀爬,第三次是一些无法描述的困难操作。  我以为自己很好地递增了难度,但测试结果却不尽人意。因为玩家看到第一个攀爬挑战,就确定了这关中攀爬的大致难度。后面遇到困难时,会怀疑自己是不是忽略了什么关键道具和机关才让这里变难。  关内计划重点是计划关卡内的新鲜感,成就感,和成长感对应的挑战内容大致是什么。我会用三个不同的标识分别标记它们,在本子上写很方便:

我的游戏设计之路(2)——系列关卡设计流程

  Step6、关卡结构规划  预先设计好每个挑战并让他们严丝合缝很难。但是从关卡设计表中随机取出元素搭建关卡又会导致关卡结构混乱,通关路线复杂。搭建开始时肆意挥霍空间,最后又捉襟见肘,血的教训(三角是起点,圆圈是传送门):

我的游戏设计之路(2)——系列关卡设计流程

  总结教训后,我发现只要从step5的关卡计划表中找出几个影响关卡结构的关键挑战,并给他们提前留下空间,就能做出结构工整的关卡了。比如从泥泞的墙面上下滑,我需要一块贯穿地图上下的垂直空间,那么我事先画出一片区域给它;然后我的某个连跳挑战需要一片有一定高度的空间,那么就再给它空出来。下图三个红色框是我预留空间的挑战,黑色框是我游刃有余做的环境设计:

我的游戏设计之路(2)——系列关卡设计流程

  (可以看到这个关卡结构工整路线清晰,每个挑战的尺寸也恰到好处,是我的得意之作。)  预留空间的挑战搭建完毕后,在剩余空间中完成其余挑战的搭建。它们都对地形没有特定要求,甚至会受到地形需要的启发,诞生有趣的创意。  Step7、遵循情感曲线设计挑战  关卡通过情感曲线控制游戏节奏,让玩家不会一直处在紧张状态下而感到疲倦,也不会因为太无聊而厌烦。《体验引擎》中介绍,有这样一条情感曲线,普遍存在于文学作品影视作品和游戏中:

我的游戏设计之路(2)——系列关卡设计流程

  以一场球赛为例解释它,双方先是试探性地攻防,打出一波小高潮。取得优势的一方采取防守战略,劣势方不断尝试进攻屡屡受挫。时间即将耗尽时,劣势方孤注一掷,双方进入白热化的争斗,最终一方确立优势,比赛进入*时间。  一场《英雄联盟》比赛也是如此,对线期,辅助和打野在野区引发几波小团战,之后劣势一方采取保守战略,打钱发育,比赛回归平静。直到双方都有机会打大龙时,围绕大龙的博弈推动比赛进入白热化,大龙争夺战一触即发,最终得到大龙的一方获得绝对优势,赢得比赛。  这里要特别说明的是较低的情感强度可以由简单的挑战导致,也可以由愉快的挑战导致。我的做法是让第一个挑战简单,而最后一个挑战愉快,这样能收到不错的体验。  图中1框中是简单的二段跳挑战,2框中是精确连续飞行挑战,并不简单却很愉快。

我的游戏设计之路(2)——系列关卡设计流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