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游戏可玩性来源及其原则的一些思考

关于游戏可玩性来源及其原则的一些思考

作者:news 发表时间:2025-08-04
绿岛风:截至7月31日公司股东总户数为5135户这么做真的好么? 东港股份:目前是出生证的唯一制作单位这么做真的好么? 中孚信息:公司全面加强产研、供应链以及交付支撑保障力量后续来了 中孚信息:公司全面加强产研、供应链以及交付支撑保障力量 东港股份:目前是出生证的唯一制作单位官方已经证实 百胜智能:截至7月31日股东总户数为13237户专家已经证实 佳隆股份:公司高度重视研发创新工作官方处理结果 华润三九押注减肥药!选择这家药企合作!太强大了 扬帆新材:今年光引发剂产品部分品种较去年价格同比有所上涨 百胜智能:截至7月31日股东总户数为13237户实时报道 欧盟最高法院裁定:大众集团需为使用作弊装置承担责任后续来了 华自科技:截至7月31日公司股东总户数为42532户是真的? 最新进展 亿道信息:2024年公司业绩波动主要原因有三方面这么做真的好么? 长高电新:目前生产经营一切正常 亿道信息:2024年公司业绩波动主要原因有三方面是真的? 武商集团:WS武商江豚会员店可支持同行家人一起进入采购太强大了 未提新刺激,政策主线转向“反内卷”——逐句解读7.30聪明人会议通稿 | 信达宏观学习了 龙国电信企业战略向\-云改数转智惠\-升级官方通报 国邦医药 Q2业绩符合市场预期 动保产品市占率持续提升记者时时跟进 国邦医药 Q2业绩符合市场预期 动保产品市占率持续提升 股海导航_2025年8月1日_沪深股市公告与交易提示后续反转来了 腾讯出手,减持中金公司!两大资管巨头刚增持这么做真的好么? 科普|稳定币产业链全解析:从托管到发币,RWA又为何成为关键锚点?是真的? iPhone销售强劲、龙国市场回暖,苹果Q3营收增速创逾三年来最快官方通报 直击OSL三大产品发布:香港持牌交易所的“合规基建”雄心与现实挑战秒懂 科普|稳定币产业链全解析:从托管到发币,RWA又为何成为关键锚点? 特朗普将从加拿大进口的商品关税提高至35%又一个里程碑 美国公布新关税令后 加元持稳、瑞郎下跌实测是真的 得州民主党议员拟逃离得克萨斯州以阻止选区重划 美印关系现裂痕 印度无视特朗普威胁“坚持买俄油”是真的? 8月3日周末要闻:美股期货微跌 欧佩克+9月增产油价走低 特朗普解雇劳工统计局局长 美联储理事辞职 机构:支撑A股向好的核心逻辑未变实时报道 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 嘉应制药及相关责任人被罚 波音防务部门工会拟举行1996年以来首次罢工官方已经证实 港交所与时俱进IPO新规今日落地 香港新股市场国际竞争力将获提升 连续两年亏损均超10亿元 蓝箭航天借政策东风冲刺科创板IPO太强大了 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 嘉应制药及相关责任人被罚 现券交易上演“高温七月” 中小银行发力“投债”扩规模拉收益后续会怎么发展 龙国神华启动大规模资产重组太强大了

关于游戏可玩性来源及其原则的一些思考

  GameRes游资网授权发布 文/Preslion  导语:咱们来做一点头脑风暴,从理论的角度猜测游戏为什么好玩,以及如何变得更好玩。笔者对于游戏可玩性根源的猜想归纳了几个概念:实际内容、内容预期、体验内容,下文先讲此三者定义及关系。  实际内容为制作者所做信息之总和。体验内容为玩家体感信息量,包括其自动脑补产生的信息量。内容预期为玩家预估的作品信息密度和剩余信息。  游玩积极性和内容预期直接挂钩,不和实际内容直接挂钩,后者是普遍误区。当玩家看不到内容剩余的时候,游玩冲动最大。  游玩趣味和体验内容挂钩,也不和实际内容直接挂钩。实际内容产生内容预期和体验内容,这之间经过产生关系,虽因人而异,产物也大同小异,通过控制实际内容,内容预期和体验内容是可以被控制的。  通过上述“当玩家看不到内容剩余的时候,游玩冲动最大。”是不是可以这样猜测,有这么一个RPG游戏,通过隐藏游戏要素的方式,可以使在实际内容浮动不大(不增加工作量)的前提下,把游玩冲动提升到一个高点?而且,通过此理论分析知,现今许多游戏刺激玩家继续探索的动力来源是未知的新物品,新攻击特效,新动画之类之类,都可归类于内容。以此往上推论知,隐藏系统,能得到更大的效果,是这样吗?

关于游戏可玩性来源及其原则的一些思考

神展开好评作《rabbitrush》

  打个比方,这个RPG游戏,从来没有告诉玩家可以炼药水,和游吟诗人同伴旅行一段时间之后,炼金系统通过随机对话增加给玩家。在此之前没有一点信息告诉玩家:你能炼金。  我的预期是,玩家会惊讶于意料之外的新系统,沉迷于新系统的玩法,并且会期待这之后的隐藏内容。用本文理论描述,发现新系统增加了玩家体感内容,并且一瞬间大幅度增加了内容预期。在这个过程中,实际内容没有变化,无论玩家是否发现该系统,制作者的付出没有改变。重要的是,增加一个新系统意味着先前隐藏一整个系统,在初始阶段内容预期低,玩家游玩积极性低,这个状态一般会持续至发现第一个隐藏(上文所述的大隐藏)为止。使用了这种,玩家突然发现大隐藏(神展开)的作品可以举例:《青蛙分数》《小兔快跑》《fez》。此三作很明显符合该理论,而且显而易见的,都不是大作。为什么?下一段讨论。  上文所述“在初始阶段内容预期低,玩家游玩积极性低,这个状态一般会持续至发现第一个隐藏(上文所述的大隐藏)为止。”这是我预期的原因之一。之二是,隐藏做好的游戏要素,让自己的作品内容显得比实际少,不符合制作人的顺序思路,不进行理论思考而制作是不会违背直觉思路的,而那些符合该理论的作品,大多只是瞬间的创意,作者感觉良好就制作了,也不是理论分析的产物,作者不知道“我刚才做的东西到底为什么有意思”(引申阅读详见“第二部作品现象”),所以难以将其推而广之,或者延续神作口碑。  上面一段讲述的“原因之二”可能性很低。笔者虽然不是业界人士,也知道游戏行业历史久远,就此不提。  有关原因之一,今天不很想写了,短暂的提几个避免方式。其一,在隐藏未被发掘的第一阶段,靠作品硬实力留住玩家,体感内容高,内容预期高。其二,在作品的某一方面突然很出彩,增加玩家内容预期,例如3D像素游戏光影夸张华丽,体感内容低,内容预期高,以此类推,总之内容预期不能低下来,因为它和游玩积极性直接挂钩。  下一段讨论RPG的本质。  在RPG中,玩家通过努力获得新内容作为奖励。小说,电影不存在内容停滞的问题,游戏存在这个问题。如果玩家卡关了(比如说),内容渐渐就停滞了,他很快就会厌烦。同样的,如果玩家通关了,内容也停滞了,他马上就厌烦了(比卡关厌烦地还快,因为他不再对之后的新内容抱有期待了)。电影小说不存在该问题的原因是,信息传达的速度是作者可以控制的,起码体感内容传输的速度是可以控制的。  《点饼干》的作者肯定是对rpg的本质进行了深刻的思考,不过或许他没有使自己的思路拓宽到一个比较夸张的程度。如果持续进行游戏,不止数量级会增大,新的图片,新的话,要是游戏形式,玩法也会丰富,游戏性质也改变的话,玩家黏性会提升几倍?笔者持续玩了10小时就厌烦了,如果真有神展开如上文所述,会增加多少游戏时间?

关于游戏可玩性来源及其原则的一些思考

对RPG本质进行了深刻思考的《点饼干2.0》

  回到此篇起点的观点,“RPG的本质,是玩家通过努力获得新内容作为奖励。”当此处新内容为,各种各样的剑,各种法杖,人的盔甲,**盔甲的时候,内在的局限就产生了。你可以发现,剑法杖盔甲都有一个共性,他们都是物品。  这个共性限制了制作者的思路,他会认为制作新内容=制作新物品(此处应该有举例),也限制了玩家对虚拟世界认识的深度,例如在游玩某开放世界探索类游戏的时候,除了少数场景物品可以互动之外,大部分游戏内容都是通过“用枪打”来进行互动。  和某些游戏所有东西都是石头,没法互动打不烂来相比,自然进步不少,但是随着时间推移,笔者心中慢慢产生了一个标准,用枪打了对剧情有用的是最重要的(敌人),能用枪打烂的我还看两眼,打不烂的也捡不了的看都不看,有这时间不如多杀两个怪。有过游戏制作经历的读者便知,笔者只扫两眼的各种:路边汽车、建筑细节,制作所画心血不比敌人少多少!然而这些几乎完全没传达到玩家,这就叫做体验内容少于实际内容。别忘了,“游玩趣味和体验内容挂钩,也不和实际内容直接挂钩。”

关于游戏可玩性来源及其原则的一些思考

这些脚手架桌椅板凳的设计,你们都仔细看吗?

  做在地图角落里,不能互动(引导玩家认知)的精美建筑,对于不喜欢探索的玩家来说,是不是白做了?如果是出于制作者有意,便是如本文一开始所举例子,牺牲一开始的体感内容,增加发现隐藏后的内容预期。若是制作者无意而为,大多数情况就是彻头彻尾的浪费。因为同样的作者同样的制作时间,精力是不变的,也就是实际内容几乎是不变的,减少浪费就能提高体感内容,增加游戏趣味。当然刻意隐藏的情况要作为例外,因为它可以增加内容预期。

相关文章